html模版第28屆香港書展落幕近七成讀者選擇文學圖書
原標題:近七成讀者選擇文學圖書



書展現場



台中商標申請類別梅森



朱天心

日前,由香港貿發局主辦,為期七天的第28屆香港書展圓滿結束。除瞭市民購書熱情爆棚外,書展現場名傢的講座更是精彩紛呈,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。

本屆書展雖然因臺風襲港而關閉並向後延展一天,但七天展期仍然吸引約一百萬人次入場。值得註意的是,記者在現場瞭解到:帶孩子去香港度暑假逛書展,成為內地傢長熱衷的親子活動。

文/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波

在書展上

平均花費為812港元

記者在書展現場拿到相關調查數據,通過對800位讀者的抽樣調查顯示:有42%表示因為大會選定“旅遊”作為年度主題,所以多留意此類書籍﹔78%受訪者打算來書展購買最新書籍﹔亦有一半的受訪者希望來享受購書折扣優惠。受訪者預算在書展的平均花費為812港元。

調查也詢問瞭解瞭讀者平日的閱讀習慣。調查發現:98%受訪讀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印刷書籍,平均閱讀時數為23小時,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若。絕大部分受訪者在過去一年都有購買印刷書籍,全年平均消費為1501港元。讀者最常閱讀的三類書籍分別為小說(66%)、文學(38%)及旅遊(31%)。另外,有六成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,他們閱讀電子書的平均時數為22小時,較去年的調查多8小時。

內地傢長帶孩子逛書展

本屆書展的台中商標申請代辦抽樣調查發現,有大約9%的參觀人士來自香港以外地方,其中大部分是內地傢長攜孩子參加一年一度的閱讀活動。

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接受本報採訪表示:讀者對書展的熱情,今年確實可以用“無懼風雨”來形容。雖然天公不作美,但讀者作美,不減對書展的熱情參與。周日下午書展重開後,大批讀者湧到會展參與書展。

七天展期中,場內共舉行瞭約290場文化活動,包括多場名作傢講座、新書推介會、名人講故事以及文藝廊小舞臺的民族表演等。書展內的文化活動,連同六月底開始於全港各區舉行的“文化七月”,至今共舉辦瞭約600場文化活動,累計參與人次超過30萬。

香港書展精彩講座

周梅森:

“曾經唯一的讀者

就是我的母親”

在日前的“名作傢講座”系列中,周梅森與書迷、劇迷分享創作點滴,他特別強調創作必須坦誠,“要是作品不能面對真實,老是跟讀者講假話,他們根本不可能欣賞你的作品。”

近兩年,不少人都知道瞭周梅森這個名字,但是未必太多人會知道,正式出道成為作傢之前,他走過一段崎嶇路。周梅森告訴讀者:就算身在煤礦,我的心都不忘寫作,更以煤礦行業為題發表瞭自己第一部作品,“唯一的讀者就是我母親”。其後更主動向出版社投稿,就算一次一次被退稿,他亦沒有放棄,繼續朝著巴爾紮克之路出發,他勉勵讀者:“一個人目標有多高,人生才能走多遠。”

朱天心:

文學被視為

“瀕臨絕種”的恐龍

知名作傢朱天心以“瓦礫時刻——當前文學的處境”為題,在書展上分享瞭她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,並針對當下文學的處境給出瞭自己的回應。

朱天心以“瓦礫”來形容當下的文學處境,但堅持有義務向“文學”交上自己的一份報告,即便文學被視為“瀕臨絕種”的恐龍。她表示:我年輕時剛寫作的時候,曾經為文學和個人的創作發過很多豪壯之語,其中有許多是我當時真心相信的,可是也不免有暗夜行路吹哨壯膽用的。現在,一些80後、90後的作傢,都會說我們生於文學的盛世。他們描述的那個盛世的大概意思就是說,你隻要得一次文學獎,就可以被認証為著名作傢,並且從此名利雙收。

朱天心坦誠:比較中意唐諾對於文學盛事的描述。他說,今天專業的問題不必文學來回答,遠方的新鮮事物也不靠文學描述來遞送。新鮮事情每天都像住在你隔壁一樣,不需要靠文學,不需要靠三毛的《撒哈拉沙漠》。好聽怡人的故事也再不由文學來講,甚至人們已經普遍不從文學裡尋求生命的諫言,不再寄情感、心智於文學作品之中,文學早已經不是人的生活基本事實瞭。但是,從長遠來說,文學的意義永遠不會過時。

台中商標註冊類別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isu262m0o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